【兒童染疫】兒童接種首劑後染疫等同白打? 兒科醫生解釋再打針時間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2/04/05 19:32

最後更新: 2022/04/06 11:11

分享:

分享:

本港受第五波疫情肆虐已逾3個月,至今已錄逾116.5萬人受感染,至才逾7萬名11歲或以下幼童確診。香港兒科醫學會會長葉柏強提醒,如幼童較先確診,發病數天應由最熟悉幼童的家人陪伴,並需留意患童精神、記下飲食作息狀況;2歲以下幼童未能接種疫苗,感染後或需時較長康復,一旦嚴重入院亦憂現「長新冠」情況,長遠要觀察活動能力及體質等。

香港兒科醫學會會長葉柏強接受港台《醫生與你》節目訪問,有家長問到子女才剛接種首劑10日卻受感染,葉柏強解釋接種疫苗後需兩周後,產生的抗體才可發揮作用,如接種復必泰首劑後10日染疫,擔心首劑未可起效,故不作計算,需於感染14日後起計,再隔3個月接種一劑新冠疫苗。

他又提到爆發第五波疫情至今已有逾百萬人受感染,近1成半為兒童個案,即平均每6、7個病人就有一名兒童染疫,惟年幼患童病情變化較急,提出以下建議:

  • 家長應先為患童做快速測試以確定受感染
  • 了解清楚有否其他家人同受感染,將已受感染家人一同隔離
  • 如家中只得兒童最先染疫,由最熟悉患童的家人(如媽媽)儘量陪伴在側
  • 如患童出現38.5度高燒,應特別留意日常是否吸收足夠水份或營養
  • 觀察患童精神狀況,平日如開心及喜與人玩耍,突轉變呆滯、「唔睬人」或重覆嘔吐、面色發藍,就應盡快求醫及致電999

葉柏強提醒,負責照顧患童的家人應保持冷靜,尤其面對2歲或以上幼童,感不適或呼吸困難等未可自己表達,就需靠熟悉的家人觀察,定期量體溫、留意精神狀況或飲食習慣有否轉變,記錄染疫幼童每日飲食次數、作息時間,包括小便次數:

要知嬰幼兒吸收足夠水份,準確就是看小便次數及份量,2歲以下幼童如突然呆滯、飲食轉差,或直情沒有飲水,情況就需關心

他提到,現時3歲以上幼童接種新冠疫苗後,即使受感染,病毒量會較低,壓抑病毒繁殖機會,故康復速度較快,一般於3、4日後症狀就慢慢舒緩,一周後就可由陽性轉陰性;惟2歲以下童未能接種「較蝕底」,感染後症狀可持續1至2周:

少少擔心會出現長新冠情況,如小朋友感染嚴重需治療入院,長遠要看看身體活動能力、體質等。

最新熱門影片:

【TOPick診症室】成人及兒童康復後常見久咳 中醫拆解寒燥咳湯水食療

《香港經濟日報》TOPick新聞「第三屆全港小學生中文作文大賽」立即參加:https://bit.ly/3CrwGul

私家醫院治療新冠病人:https://bit.ly/3icwPZ8

23間醫管局指定門診,預約及關愛專線:https://bit.ly/36kaO80

HKET 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:https://bit.ly/3cNFwr7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。立即下載:https://bit.ly/34FTtW9

記者:陳正怡